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师风采 > 朝阳市“十二五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发展规划

朝阳市“十二五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发展规划

2012年09月04日 00:00:00 访问量:68

朝阳市“十二五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发展规划

 

依据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、教育部《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》(教师〔2011〕1号)和《朝阳市“十二五”教育事业发展规划》精神,结合我市教师队伍现状和教育发展实际,特制定本规划。

一、“十一五”时期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基本情况

根据辽宁省委提出的“建设教育强省,完成教育发展模式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”的战略部署,围绕“办人民满意教育”的总体目标,我市“十一五”期间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按照“以德为首,学历牵动,面向全员,突出骨干,整体推进”的指导思想与原则,以建设一支“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结构合理、充满活力”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,以“青年教师培养工程”、“骨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”、“校本研训推进工程”、“研训员素质提升工程”、“班主任培养工程”等五大工程建设为推手,遵循“高起点、高效益、高质量”的原则,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,充分发挥教师进修院校的业务研究指导、培训职能和人力资源优势,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为重点,狠抓青年教师培训,突出骨干教师培训,充分带动全员培训,初步构建起上下协调、整体互动的立体培训网络,力争高质量完成“十一五”期间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任务。

“十一五”以来,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均接受了以专业化发展为导向、师德为首、师能为主、新课程为核心的不少于24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;根据省“1123”园丁计划要求,按照全市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%、10%、20%、30%的比例,建立了省、市、县(市)区、校四级中小学骨干教师梯队,共培训培养了市级骨干教师3,520名,县(市)区级骨干教师5,697名;按照“先培训、后上岗,不培训、不上岗”的原则,2006年,在继续抓好义务教育段的新课程培训基础上,启动了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,出色完成了高中教师全员培训任务,参训教师总数达2,824人;为了使新教师尽快适应岗位要求,坚持每年对全市公开招聘的新任教师开展岗前培训,采取专题讲座、主题研讨和特色校考察相结合的方式,为新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,共培训新任教师4,169人;为了加快农村课堂教学改革进程,缩小城乡差距,成功开展了“辽西北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”、“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模式改革试点班”、“特级教师、优秀市级骨干教师送培下乡”等活动,我市相关学科农村教师近千人参加了高层次研修,同时结合“城乡结对”、“连片教研”、“送教下乡”、“网络远程培训”等有效形式,确保我市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培训工作顺利开展、取得实效;为了丰富培训内涵,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,适当拓展培训的外延,根据地区特色和实际需求开展了各项专题培训,其中主要包括培训者培训、班主任培训、心理健康培训、英语教师培训、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;为尽快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水平,支持以在职攻读为主、脱产学习为辅,鼓励教师参加函授、远程等形式学历提高培训。完成“一所村小一名大学生计划”,严格按照省“一所村小一名大学生计划”规定,开足村小大学生班全部课程,严格村小大学生班的管理,保证村小大学生班质量,共培训村小大学生300人;与辽师大、渤海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函授学历教育,五年来近千名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历水平;加强网络教育的招生力度,联合东北师范大学等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网络学历教育,保质保量推进中小学教师的本科化进程,目前参加远程学历教育学员已超过300人;采取多种途径办好教育硕士课程班,鼓励高中教师进修教育硕士课程,快速提高高中教师硕士以上学历的人数。

二、“十二五”期间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指导思想、遵循原则和工作目标

(一)指导思想

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总体要求是: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,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,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,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,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,以农村教师为重点,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,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,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力度,全面提高教师素质,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,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师资保障。

要按照“统筹规划、改革创新、按需施训、注重实效”的原则,完善培训制度,统筹城乡教师培训,创新培训模式机制,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。坚持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相结合,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,脱产进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,境内培训和境外研修相结合,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,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新突破。

(二)培训原则

“十二五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:1、公平均衡原则促进公平是国家基本的教育政策。教师继续教育的公平原则就是要确保每位教师具有平等的参训机会,强调全体教师的整体提高,关注基层教师的发展提高,继续对农村薄弱学校进行倾斜支持,实现城乡教师的均衡发展。2、优质高效原则。强调教师培训的效益,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律和特点,科学合理设计培训方案,积极开设贴近课改、贴近课堂、贴近教师的培训课程,进一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。形成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,进一步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完善教师培训的考核评估制度,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的满意度。3、开放合作原则。要坚持培训机构的开放性,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培训资源,寻求与省内高校的支持与合作,拓展优质培训资源渠道,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培训者队伍。依托全市各级各类学校,建立教师培训基地,整合各种资源,完善合作机制,形成教师培训合力。4、创新发展原则。加强调查研究,尊重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的创造性,鼓励各级培训机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,及时挖掘典型经验,形成区域特色。要具有国际视野,了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,加强教师培训的课题研究,跟踪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前沿成果及动态,确保我市教师培训工作的先进性。

(三)工作目标

“十二五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:积极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基础性、优先发展的地位,全面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创新,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和教师终身学习体系,通过多种有效途径,有目的、有计划地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、分层、分岗培训促进中小学名师和教育家的培养,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,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、结构合理、趋于均衡发展、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。

具体内容包括:

1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,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。全员培训要按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,遵循教师成长规律,着力抓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、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提高。

新任教师岗前培训: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,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。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。

在职教师岗位培训:重点是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,深入钻研业务,学习新知识,掌握新技能,提高教育教学实际能力。每五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。

骨干教师研修提高:重点是帮助骨干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,探索教育教学规律,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、教研能力、培训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,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全员培训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。

要加强农村音乐、体育、美术、英语、信息技术、科学课程等紧缺学科教师培训。重视幼儿教师和特殊教育师资培训。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。适应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新要求,进一步推进“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”,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,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。

2、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,努力提升教师学历水平。在有计划地补充优质师资的同时,重点鼓励支持45岁以下中小学教师通过在职学习、脱产进修、远程教育、自学考试、攻读教育硕士等多种学习途径提高学历水平,特别是对专科学历以下小学教师进行学历提高教育。到2012年,小学教师学历逐步达到专科以上水平,初中教师基本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,高中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的比例有明显提高。在职教师进行学历进修,应坚持学用一致、学以致用的原则。

3、以师德教育为重点,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水平。大力加强师德教育。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,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。学习贯彻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。创新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,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性。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,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,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。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,并与教师资格定期登记紧密挂钩,形成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。

大力加强班主任教师培训。深入实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计划,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,所有班主任教师每五年须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。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,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、班级管理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、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,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。

4、以全力推进“青年教师培养工程”、“骨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”、“名师培养工程”、“师德建设工程”、“农村教师培养工程”、“研训员素质提升工程”等六大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,推动大规模教师培训的开展。重视和加强以校(园)为本的研训制度建设,全面推进校本研训。教师任职学校(园)作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地,要进一步开展以课堂教学为载体,以案例研究为主,以教育教学重点、难点、热点问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训活动。适时召开校本研训现场会,评选一批市级校本研训示范学校,进一步规范校本研训工作,形成“百花齐放”的新局面。充分发挥研训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中的研究、指导和服务作用,进一步更新培训观念,创新培训模式,继续开展研训员全员培训和培训者高级研修,加强对研训教师业务指标、工作完成情况的定性、定量考核,定期评选市级首席研训员,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、业务过硬、德才兼备、知名度较高的研训教师队伍。

三、措施与保障

(一)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方法,提高教师培训质量

1、积极创新培训模式。适应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,采取集中培训、置换脱产研修、远程培训、送教上门、校本研修、组织名师讲学团和海外研修等多种有效途径进行教师培训。

2、不断优化培训内容。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调研。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,并针对不同类别、层次、岗位教师的需求,以问题为中心,案例为载体,科学设计培训课程,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,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
3、努力改进培训方式方法。改进教师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,倡导小班教学,采取案例式、探究式、参与式、情景式、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。鼓励教师自主选学,在培训课程内容、培训时间、培训途径、培训机构等方面,为教师提供个性化、多样化的选择机会,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。

4、积极开展教师远程培训。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,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,将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,采取混合学习模式,开展大规模的教师培训。

5、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。加强校本研修的指导和管理,促进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相结合,远程教育与校本研修相结合,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,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水平。鼓励和支持高师院校和中小学合作,促进教师专业发展。

(二)完善教师培训制度,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专业发展

1、完善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培训制度。规范教师培训证书制度。建立教师培训管理档案,逐步实现教师培训管理信息化、制度化。建立严格的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。教师在五年周期内,需修满规定学分(学时)的培训课程。

2、探索建立教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课程衔接、学分互认的机制。将教师完成培训学分(学时)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再注册、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。

3、建立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机制,完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体系,加强项目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。将教师培训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,对各地教师培训工作进行督导检查。

(三)加强教师培训能力建设,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

 1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。深入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。充分利用卫星电视、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优势,加强政府、高校、教师培训专业机构、中小学校分工合作,构建开放兼容、资源共享、规范高效、覆盖全国城乡、“天网”“地网”“人网”相结合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服务体系,更好地满足教师多样化的学习需求。

2、按照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原则,加强教师进修院校专业化建设,重点加强适用于教师培训的多媒体教室、多功能报告厅、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建设,保证其建设标准达到全市领先水平。

3、大力推动教师继续教育创新平台建设。争取政府支持,建立若干以大学为主体的高端培训和理论研究基地;建立至少20个教师培训中小学实践基地,用于完成教师专题培训、现场教学观摩、校园文化考察等培训任务;建立若干外省市教师培训学习考察基地,用于骨干教师考察学习、异地交流等。通过以上措施,全面提高教师培训层次与水平,扩大我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
4、加强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。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,建设一支素质优良、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者队伍。建立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。遴选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培训团队。聘请理论功底扎实、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。加强教师培训团队研修,每年研修时间不少于72学时。完善培训者考核评价制度,形成培训者队伍动态管理机制。

5、加强培训课程资源建设。采取政府购买、组织开发、引进等方式,形成多样化的优质培训课程资源。实施教师培训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计划。建立优质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库,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。

(四)加强组织领导,为教师全员培训提供有力保障

1、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。教育行政部门、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,要摆上重要日程,做到认识到位、政策到位、管理到位。要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纳入地方教育发展整体规划,统筹安排,优先保证。

2、相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,密切配合,形成合力。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教师培训实施计划,落实培训经费,加强组织协调管理,确保教师培训计划落到实处。中小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,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培训,严格执行教师培训学分登记制度,为教师学习进修提供支持和帮助。

3、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,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。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“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”的规定,确保教师培训计划的实施。落实财政部、教育部《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》(财教〔2006〕5号)“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%安排教师培训经费”的规定,足额专款用于农村学校教师培训。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为主体、社会投入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机制。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制度,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。

 

【下一条新闻】朝阳市“十二五”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
编辑:教育网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教育局 特此声明。